“清華大學.網址”“星巴克.網址”……敲擊鍵盤,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這些中文域名,就能直接訪問相應網站。不用記住字母繁多的英文域名,用起來方便很多。
近日統計數據顯示,中文****域名的注冊量已超過100萬個,在多語種域名注冊占比中超過85%,成為多語種域名的領頭羊。其中“.網址”域名成為注冊量**的新增多語種****域名。數十億華語網民可在任何地方使用中文域名訪問互聯網。
值得注意的是,9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布了《互聯網域名管理辦法》,中文域名被再次“關照”:“***鼓勵和支持中文域名系統的技術研究和推廣應用。”北龍中網董事長毛偉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,從初的啟動研發但技術標準不被國際認可,到ICANN(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)終于接納了以中文域名為代表的多語種域名,中文域名的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的跨越性發展。
毛偉認為,域名行業在中國之所以能取得跨越式發展,一是因為中國的互聯網發展速度驚人,市場需求巨大。范圍內,只有中國每年都有龐大的新增企業及網站量;二是因為域名本身所特有的商業標識價值,方便用戶記憶和傳播互聯網地址。
“目前中文域名應用的大環境已經形成,后期中文域名的應用價值將愈加凸顯。”毛偉表示,中國域名市場不但在存量上成為**大市場,而且在新增域名市場上成為**大市場。
此外,域名資源作為互聯網的關鍵邏輯基礎資源,不僅是互聯網“訪問的入口”和“信任的起點”,還是企業乃至***重要的數字資產和文化符號。“中文域名可以更好地展現中國人在互聯網上的身份認同和語言認同,展現中國人在互聯網上的文化自信。”毛偉說。
“由于互聯網域名的起源與發展主要依托英文,中文域名的推進仍面臨一些困難。如網絡搜索,用戶輸入一關鍵詞若與中文域名相對應則會顯列出來,這樣就會與搜索引擎公司在商業模式上存在沖突。”毛偉深知,普及中文域名困難重重,甚至比當年“.CN”的推廣,要接受更多的“考驗”。但他堅信,隨著用戶需求的增長及整體互聯網環境的優化,中文域名一定會迎來繁盛期。